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绝不是危言耸听
随着生活方式不断多元化,课业繁重、上网、看剧、打游戏、刷微博微信等,都成了熬夜理由,甚至有些人因身边人晚睡而导致“被熬夜”,熬夜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。时不时,新闻也会报道因熬夜猝死的案例,引发很多人对“别用生命来熬夜” 的感慨。
睡眠对身体健康如此之重要,但仍有人选择熬夜,张斌表示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未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。另有一部分人,明知睡眠的重要性,但依然会占用就寝时间和拒绝服用促眠药物,并认为白天昏昏欲睡虽然令人不快,但是没有什么危害。
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调查显示,45%的在校青少年睡眠不到9小时,25%孩子每周发生一次上课睡觉。成人若长期连续熬夜,会在最近一个月内会出现日间打盹,而且5%出现在驾驶中。
就健康而言,张斌指出,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绝不是危言耸听,长期缺乏睡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,导致各种慢性病。例如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,诱发高血压、心脏病、中风、糖尿病等疾病;影响细胞代谢,细胞分裂异常,导致细胞突变,提高患癌风险;使胃肠道得不到足够的休息,导致消化性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等。另,长期缺乏睡眠,还会令人精神疲劳、记忆力下降,注意力不集中,甚至慢慢地出现失眠、健忘、易怒、焦虑不安等神经、精神症状,抑制青少年的生长激素分泌,影响生长发育,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身体伤害。
让良好的生活习惯打败“熬夜君”
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好睡眠呢?“对于00后青少年,相对成年人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,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规律的作息时间尤为重要。” 张斌解释,在居住环境中,家庭成员的生活作息是相互影响的,不能父母每天熬夜,却逼迫孩子早睡;或是父母睡懒觉而催促孩子早早起床。他表示,家庭应共建健康的生活方式,通过适当的运动、健康的饮食,规律的作息安排从而打败“熬夜君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他提醒,应尽量做到早睡早起,作息规律,不要过劳或过逸。工作繁忙以及早读的学生,宜提倡中午午睡,这样就有更好的精力面对下午的工作和学习。对于睡眠时间,他建议6-8小时之间,有数据显示在6.5小时-7.5小时之间,死亡率最低,少于6.5小时或者高于7.5小时之后,死亡危险率都大大增高,尤其是睡眠时间超过9.5小时或少于4.5小时,死亡危险率直接翻倍。
长春吉林中山医院为方便大家咨询已经开通全天在线咨询挂号服务,点击此网站在线客服患者只需1分钟即可完成挂号,有效缓解现存的“排长队,找医生难”问题。